作者介绍

@完结

游走B端尝试toC产品人;

寻找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思路方式;

“数据人创作者联盟”成员。


德鲁克《成果管理》一书中提到“书上没有知识,书上只有信息,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如果所学知识无法得到实际有效应用,通过行动或案例得以验证,就谈不上学会,所谓的掌握、精通只不过是简历上的表述。面对焦虑驱使,强行给自己灌输无穷无尽的书籍、文章和课程,希望有东西能坚持下来,最终成效甚微,收获的不是知识,而只是一堆杂乱的信息,读了就忘。不知不觉演变成“食知动物”。


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应当包括吸收提取两大环节。吸收是前提,重点在于增大知识传达的信息流带宽,保持专注度和理解思考的灵敏性,提高知识的转化留存,为后续的提取运用做准备;提取是目的,重点在于构建个人知识网络,知识不应被孤立保存,而是搭建不同知识信息间的链接关系,在需要时能够快速简单地将相关知识点一并提取而出,增大知识可用之处,降低遗忘概率。


学习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为获得资讯或追求愉悦而阅读(小说文学,时事点评等),凭我们的阅读技巧才智即可融汇贯通;另一种是为增进理解而读(实用型泛知识,自身专业知识等),内容水平比我们现有认知高出一截,需要投入理解消化。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更多适用于第二种类型的阅读,阅读吸收不是知识掌握的结点,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根本,吸收服务于提取,提升提取致用效果需要创造更多的致用训练。



01 吸收

1.改变量导向

学习追求知识内化,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需要摒弃以阅读量来自我满足的虚荣感,屏蔽他人“超强”阅读效率所带来的焦虑感。不同读物类型所需使用的阅读技巧不同,投入理解程度不同,实用型书籍与泛娱乐爽文类的阅读完全不可一概而论。


《认知觉醒》书中提到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思考哪些是当下自我需要重点精进的地方,并且我有能力理解掌握,外界环境支撑我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在很多产品经理都在学习PMP等相关知识时,我们也大可不必随波逐流,除非是有考证或者跳槽打算,有些公司并不适合精细化敏捷的项目管理,或者流程规范是一件很难推动的事情,而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不到有效使用,无法结合实际思考,得不到及时反馈,就非常容易遗忘。该方面内容就不是当下迫切需要学习的,或者学习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分周期阶段循序渐进,从能最大改善当下状况入手,例如先聚焦于如何更好做好需求把控。阅读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不用在意能不能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部分与现阶段不太相关的内容也可以跳过阅读,后续再考虑填补,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2.专注与思考灵活

学习可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在于信息吸收;一种是发散模式,在于启发思考。当阅读一个超出自身已有水平内容时,需要我们在两种不同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专注维持吸收效果,发散触发想法思考,以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信息的阅读摄取好比网络数据传输,传输过程需要占用带宽,而带宽通道空间有限,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大脑记忆,不久就会造成堵塞,影响新信息的吸收,或者为保持新信息的吸收主动释放脑容量空间,之前“掌握”的内容就会被抛弃遗忘。并且大脑空间也并非完全是用来存储,还需要部分空间用于运转思考,如果存储空间占用过大会导致思考运转宕机,阅读过程缺少对应的理解分析,就会沦为上文所说的“食知动物”。阅读需要保持专注也需要保持思考的灵活性。


触发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知识的提取致用,存储再多,提取不出来也是白搭。阅读大都只是理论概念,需要通过抽象再具体化的过程把想法从上下文中剥离出来,才能完成知识内化,加深理解,方便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将想法笔记写下来就是在释放大脑存储压力,为新知识的吸收和思考腾出空间,给予大脑思维更大的活动空间,在笔记的过程中将其具体化、场景化,才能提高知识留存率,不然就很容易被遗忘。


笔记不应该单单只是对有启发的内容进行标注、摘抄,或者直接图片截取,需要先理解提炼出重点记录,相比细节更需要关注重点,提取关键词是在对信息进行压缩,方便调取回想,思考后续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该条笔记并将其提取运用,通过什么线索能够快速找到该条笔记。知识内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述记录,理解上下文语境,可增大与知识信息间的摩擦,才能后续高效回想。提取大都是在为一个待解决问题寻找答案,追求问题处理效率,倘若只是粗放的标注摘抄必然会导致回想内容篇幅过大,即使能够模糊回想起之前有接触过该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再次从繁多的笔记中一一找出,效率更低遗忘概率更大。


不少情况下我们也无法在阅读完一段话的第一时间就能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就能有透彻的理解,联想出相关的使用场景,思考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在碎片化的阅读场景,容易受周围环境限制无法深入思考。这里倡导为建造一个“笔记中转站”,为那些无法第一时间处理的笔记提供存储的地方,不用太过于仓促断定是否有用,不放过任何一丝灵感闪现的机会,不占用过多的思考时间,先存下来使能够保持学习吸收状态的流畅,定期再对“中转站”进行处理归档。


3.避免知识孤立存储

笔记应该是流动的,不应该随着一本书,一个视频的学习完成而结束。通常我们会对所学的资源内容创建一个笔记文件夹,而这一做法会导致随着学习“任务”的完成,文件夹就被“封存”,相关知识点难以有迭代精进的机会,回想查找也变得困难。或者学习了同一知识点的多个不同资源,对该领域知识的认识依旧稀稀松松,依旧是人云亦云,未能深入综合的理解消化。建立个人知识网络,目的就在于形成领域聚焦,不随着任务的结束而终止,而是形成一个持续增长,能力进阶的过程。


当我们去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想要建立起该领域的基本认知,有个常用的方法是“二元学习法”,即选择该领域针锋相对的代表人物进行深入了解,便能对这一领域有综合的初步理解。如果无法融合理解不同观点,思考不同观点间的关联,就无法综合全面看待问题,也无法挖掘出触发观点差异的诱发因素,有时候导致观点差异并不是认知上的巨大反差,而只是微小细节上思考方式的不同,一旦攻破了该差异导致的根本原因,我们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选择站队方,建立更有根据性的自我观点。避免知识孤立存储就是为了建立不同知识点间的连接,便于发现不同观点间的关联。


“如果知识既不是被孤立地保存,也不是被孤立地学习,而是聚集在一个思想网络,理解新的信息就变得更容易,提取信息及其可用之处变得更容易。这是卡片笔记法的核心思路,卡片笔记法的核心是:一张卡片记录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多个主题),不追求精准分类,不同卡片间建立联系,为不同想法碰撞创造机会。笔记应该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想法库,让旧认知与新知识相互交融,一条信息可以成为另一条信息的线索,并且一旦被正确的线索触发,这些信息就可以很稳定的被提取出来,这样的信息很难被遗忘。



02 提取

1.加强日常回顾

知识记录并不是等到我们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提取出来,笔记不应该一记录就“封存”,需要再回顾整理和反复查看思考。大脑更偏爱生动具体的、与自我产生共鸣的想法,而那些抽象的、听起来不顺耳的观点会被置之脑后。而所谓的被正确的线索触发即可系列提取出相关信息,当我们会选择性遗忘部分观点时,该线索就很难触发,笔记很可能就会被一直雪藏,日常的回顾也不可小觑。记录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2.输出创造致用训练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被“教育”学习需要有输出,将所学内容讲述给他人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顾虑于自己输出的观点没有形成独特见解,对于其他人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并不是颠覆性的结果,多半是在正确方向上小改变的结果,属于二次创新。在看似相似的概念间发现差异,或在看似不同的想法间发生联系,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者不追求观点立新,而是在某一观点上形成个人亲身经历的复盘总结。听众不同对内容要求不同,需先卸下输出的心理门槛。


输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提取机会,梳理个人思路,理解更广泛的含义,更能达到学习效果。摆脱看完觉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不知如何运用的境遇,或者等到实际运用时才发现疏漏百出。当采用了卡片连接的笔记结构,想要输出的内容结构并不是面对一个空白文档毫无头绪,并不是靠规划出来(定主题-分论点-找资料),而是涌现生长出来(某一主题下已有清晰的脉络结构),通过不同知识点间的融合碰撞,像乐高一样拼接。


学习动力来源于外在和内在,外在是获得关注和认同,内在是激发好奇心。输出是获得外界关注的最佳方式,即我知道,但我不讲别人怎么知道我知道。而当我们以输出为目的去学习时,就会开启任务式学习状态,能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为了输出就会形成知识领域聚焦,会寻求不同作品间的异同点,而变化和对比可以激发学习好奇心。输出为知识创造致用场景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方便后续的实际使用。


03 习惯

  1. 维持在舒适区边缘

即使有好的学习方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下。上文所讲的学习动力——被关注和好奇心,说到底都是在为自己创造出积极情绪。学习习惯养成并非是靠意志力,而是为自己创造持续的积极情绪。拉伸区能力成长法则指出,学习应该是让自己处于舒适区边缘,所学内容难度与现阶段自我差距过大,容易产生焦虑、畏惧;所学内容少有提升的启发,则会感到无聊,走神。舒适区边缘则是对现阶段的自我既有挑战又能给予成就感的,这一挑战是稍作努力即可完成,能获得正向反馈激励的。


先前感觉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需求分析不够严谨,于是想系统学习下相关的分析思路,而对于非入门产品人员学习通用产品方法论(基本都会涉及到需求分析)总感觉基本都是泛泛而谈,受启发内容少,难以提上兴趣。而对于一个没有软件工程相关技术背景的,学习专业性要求不低的类图、用例图的绘制(对我而言),对图例的使用场景还不够理解,看得一头雾水,且难以立即实际运用,打击了学习积极性。最终选择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徐锋老师的《有效需求分析》,涉及分析框架与思路模型,产品理论与技术要点相结合,很受启发激起了阅读兴趣,既有挑战但这一挑战又是现阶段可以越过的。


2.给予习惯生长空间

对于学习我们很容易就有阶段性的心血来潮,然后给自己定下学习计划目标,很多时候也就坚持了几天。很多人一开始就会给自己设立诸如每天学习一小时的“宏大”目标,这一目标对部分人来说确实不难,但对于没有长期阅读习惯,没有太多自由时间的打工人而言,这是一个偏高的行为门槛。行为难以持续性的有效完成,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放弃坚持。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微习惯开始,先设定10-20分钟的微小目标,小目标完成难度低更灵活,可以有更高的完成度,可以免于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中断(加班、劳累等时候)。积极情绪对于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先借助微习惯养成长期习惯,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的坚持而增强,在微习惯上再逐步增大学习强度,实现习惯的生长。


参考来源:
产品沉思录《何谓常青笔记》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周岭《认知觉醒》
B.J.福格《福格行为模型》

点赞(740) 打赏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