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

数据中台产品负责人。

UBDC全域大数据峰会“灯塔人物”。

《21天埋点训练营》导师。

大家好,我是小风,一个不切实际、充满矛盾的理想主义者。白天是数据包工头,晚上是噪音发生器,深夜是无情写稿机兼野兽派诗人。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些跟数据相关的想法和感悟吧。

一、关于初衷

掏心窝子说,进入数据行业纯属意外,确实谈不上有多喜欢,只是不讨厌而已。因为一直是在互联网行业做产品,所以对数据的敏感度还是有的,而且是朝阳行业,就感觉心里有无数的声音在世界的尽头呼唤我:人少,钱多,来!懂?

就是在这种充满浪漫主义的光芒照耀下,我踏上了数据的求索之路。你是不是以为我要讲转行的故事了?并没有。

毕竟……把石头还给石头,让“交易”的交易,阳光底下说点新鲜事。

虽说并不是带着满腔的热血来做数据,但是在数据中沉浸久了,却也发现了一些好玩的地方。比如在数据中产生了正确的决策,发现了一个隐蔽的问题,别人在使用你设计的功能时的认可等等,也能带来一些微不足道的满足感。

日常工作之余,我也会经常在各个数据群里偷偷地撒播知识的冰雹,我印象最深的是帮一个童鞋解答了一个关于数据的小问题,后来也没怎么联系,但是她有一天给我寄来了一整箱的酥梨,说很好吃,让我尝尝,就……还挺惊喜的。

再后来,也是因为事妈的性格,机缘巧合之下就和“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结下了缘分。大家志趣相投嘛,都是因为看到这个行业良莠不齐,也没有规范的学习资料,就想着给这个行业做一些事。所以就一起合作制作了一个数据埋点的课程。你要说值不值?其实如果是从利益的角度来看的话,这门课单从花费的时间和现实的收益对比,那肯定是完全不对等的。但是能够真正帮助到人,获得哪怕一些微的教益,那便已足够。

很多时候,你不带着利益的目的,仅仅凭着善意与人与事,反而在很多时候能够收获惊喜与回报。

二、关于现实

目前数据行业的现实就是不成系统,鱼龙混杂,没有规范的技能训练体系,所以关于如何转行?确实是最多人咨询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真的不好回答,毕竟每个人的背景与经历都不同,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契机,加一点运气。但是有一点还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关于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属于硬实力,经历就少谈了,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吧。

我们在进入陌生的行业,要快速理解一个新内容的时候,有两个意识非常重要:系统和联系。

系统

所有的意义都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处于一个系统之中,单元如果脱离了系统,就不再具有意义,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就是:不能纳入系统的东西,无法了解,不能储存,也不能传送。

联系

重要的不是各单元的个别特征,而是它与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我们理解万物,离不开参考物,参考物其实就是一种相对与联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交通灯

红绿黄这三种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意义,比如红色是危险、红灯区、股市上涨,绿色是原生态、健康等等。之所以我们可以准确的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我们知道它们处于不同的解释系统中。

交通灯这个系统的含义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所以红绿黄在这个系统下就被赋予了指挥交通的含义。而如果我们要理解为什么红灯是止步,而不是危险或者绕行,就必须知道它的对立面,即绿灯的含义是放行,再通过黄灯表示警示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只有一个点的话,可以有无数的方向可以延伸,但是如果有两个点,那线段跟方向就基本确定了。

那么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方法论。

“理解”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寻找事物相对位置的过程。它有几个步骤:

1.找到事物在系统的定位(位置)。

2.找到和该事物相矛盾的事物(即对立面),界定意义。

3.找到和该事物相接近的事物,加深理解。

多刻意地练习这个方法,让它内化成一个潜意识,可以让你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有更高的入门效率。

三、关于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新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们发觉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实在,特别是量子力学为我们揭示出的:“实在是由独立事件构成的网络,概率使它们相互关联,在两个事件之间,空间、时间、物质与能量消融在一团概率云中。”

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我们逐渐发现,在虚拟网络中,音乐是数、色彩是数、甚至学习能力也是数,都可以转换成数字0和1的方式在网络中良好地复现与运作。而在现实世界中,事实上也不存在声音、不存在色彩,它们只是一堆波而已。是我们的大脑,用它非凡的解析能力—像电脑解析代码然后呈现出图画一样,把波渲染成声音、颜色、图像等。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大脑中,有100多亿的神经细胞,它们之间相互勾联协作,组成了一张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因而才实现了大脑的思维能力。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单个神经细胞的行动模式是非常简单的,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加权平均器,它们各自将输入自身的信号进行加权平均后有选择性地进行输出,最终涌现出了意识。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领域,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才构建出了能够不断进行学习更新的数据模型。

按照这个发展的趋势预测,我们的意识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数字,通过代码模拟出来的。这个模拟出来的大脑有意识能力,那么感受、情绪、情感、人格等等内容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这个虚拟的大脑也就可以像人一样感知世界,但是它的世界只是我们设定的一些编码规则而已,只要逻辑足够完备,那么这个大脑也就无从知道整个世界,甚至它自己都是虚拟的。

那么作为数据从业者,关于未来,我们就至少有两方面的思考可以进行:

1.既然我们可以在现实上利用数字技术再造一个虚拟大脑,甚至它无法得知它是虚拟的,那么我们凭何认为我们就是真实的?

2.如果我们以后要实现意识永生,那么数据作为构成实在的新基质,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其中?

在这个加速内卷的时代,既然无法改变外部的动荡,那不妨抛开工具人的脑袋,多想想一些有趣的无用之事。

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是一个助力数据人成长的大家庭,帮助对数据感兴趣的伙伴们明确学习方向、精准提升技能。

扫码关注我,带你探索数据的神奇奥秘

点赞(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